淺析PE給水管的填埋深度
發布時間:2019-10-8 13:44:17 文章來源:hurl
我們都知道,在這個工業持續發展的現在,廢水、廢氣都會不斷產生,PE給水管就是用來排除這些的,那么在PE給水管的填埋上應注意其深度問題,下面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:
1、設截留池法
在污水排放系統中采用截留池攔截污水中容易沉淀的物質,以防止因管道坡度減小和流速降低而引起的管道堵塞,從而酌情減小水泥管道最小設計流速和最小設計坡度的取值,以達到減小水泥管道埋深的目的。在設計PE給水管時,截留池前的管道坡度不能減小,經截留池防淤處理后的污水管道,其最小設計流速和最小設計坡度的取值,可比規范規定的最小值減小20%~30%。該方法適用于地勢平坦,且PE給水管起點離市政污水管網的接入點距離較長的住宅小區或廠區;
2、溢流井排放法
為減少運行成本,可在每天高峰用水前啟動污水提升泵,抽干PE給水管的積水。這樣既可避免污水在PE給水管內長期停留,造成淤積,又使PE給水管段經常得到沖刷,同時有利于PE給水管通風和管道內有害氣體的排除。該方法適用于PE給水管的控制點離市政水泥管網的接入點較近,且規模不大的住宅小區或廠區,同時也適用于雨水排放系統;
3、管道穿井法
PE給水管在埋設時遇到現狀管道或雨污水管發生交叉時,采用管道穿井法,既可減小管道埋深又不易堵塞,讓另一條PE給水管在井內穿過,其關鍵是要保證井內過水面積大于或等于被穿PE給水管的截面積,井內過水面積的大小可通過PE給水管檢查井設置的大小來控制。
綜上所述,以上三種埋深的方法,在不違反規范規定的基礎上,利用現有條件解決了這些問題,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。